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皇冠平台 > 新闻动态 >

提前一天突围,却晚出来一天,180师这个连在敌后等了三天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关于180师的突围行动,马坪里这个地点常被提及,它或许能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。539团3营8连和师直第二梯队选择了这条路线并成功突围。然而,尽管他们比第一支突围部队早一天出发,最终却比对方晚了近一天才到达目的地。那么,选择这条路线究竟会面临哪些挑战呢?

1951年5月29日破晓时分,538团参谋长胡景义率领十余名战士率先突破重围,顺利抵达181师541团的防区。这支小分队的行动严格遵循了60军及180师的战略部署,沿着既定路线完成了突围任务。胡景义带领的这支队伍成为180师第一支成功突围的部队,为后续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
突围行动于5月26日傍晚正式展开。

5月27日破晓时分,队伍顺利到达鹰峰。

5月27日夜间,部队开始从史仓里实施突围行动。

5月28日黎明时分,部队在混乱中分散,随后各自寻找出路突围。

5月26日清晨,539团3营8连展开了突围行动。最初,60军指示180师的两个团——538团和539团——向马坪里推进。然而,三兵团随后下达了新的指令,要求他们撤回驾德山一带进行防御。由于通讯不畅,3营8连并未接收到这一后续命令。在连长高风华和指导员赵三禄的指挥下,他们继续向北挺进。

师直第二梯队在5月25日傍晚启动突围行动,最终与3营8连汇合,并于5月29日夜间成功脱困。考虑到第二梯队主要由非战斗人员组成,包括大量女战士(如文工队、医院人员等),行军速度较慢是可以理解的。然而,3营8连作为一支建制完整的战斗部队,拥有130多名士兵,为何同样行动迟缓?

马坪里地处三八线附近,有一条直达华川的公路,是志愿军从中线撤退时美军追击的主要路线。关键的是,这里设有60军的一个兵站,志愿军不仅能在这里补充物资,还能将伤员安置后送往后方。

180师在春川北侧汉江南岸部署了防御阵地。从春川向北推进,跨过汉江后,最便捷的撤退通道就是通过马坪里,沿公路向华川方向转移。这一战略要地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,美军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对该区域的控制。

5月26日一大早,郑其贵指示539团2营前往马坪里的补给点取粮食。当队伍快到达目的地时,发现美军的坦克已经发起了攻击。同一天凌晨,539团3营8连和师部第二梯队也赶到了补给点,但他们只能找到一些未被完全烧毁的罐头(这些罐头曾遭受空袭),而补给点的人员早已撤离。

在180师展开突围行动前,马坪里阵地已被攻陷,美军已控制所有交通要道。能否突破这些封锁线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正因如此,539团3营8连的突围时间明显晚于胡景义等部队。

3营8连到达马坪里后,没有立即行动,而是选择先解决温饱问题。在指导员赵三禄的指挥下,战士们于5月27日和28日成功进行了两次伏击战。

这次行动中,我们成功击溃了南朝鲜军的一个排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快速通过大路,不能拖延战斗,所以缴获的物资有限,没能补充到实际的补给。

8连再次出击,成功阻击了两辆运送补给的美军车辆,歼灭敌军约两个班。这次行动不仅缴获了大量物资,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,更让全体官兵备受鼓舞,战斗热情高涨。

在得到物资补充后,赵三禄决定在5月28日晚上展开行动。之后,3营8连几乎没有遭遇激烈的战斗,顺利实现了突围目标。虽然马坪里被成功占领,但美军在那里的防守并不严密。

5月26日到28日,3营8连在敌人后方孤立无援地坚守了将近三天。与此同时,胡景义带领的队伍却一刻不停地辗转作战,尽管每一场战斗都极其危险,但他们不得不奋力突围,因此所用的时间反而更短。

在马坪里战役中,539团3营8连成功实现了整建制突围,相比之下,胡景义率领的部队却遭遇重创,处境艰难。那么,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从马坪里突围相对更为容易呢?实际上,当时的战场形势复杂,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都不明朗。众所周知,马坪里是一个战略要地,当时战火纷飞,枪炮声此起彼伏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180师的主力部队强行攻打马坪里,显然不符合军事逻辑。

胡景义没料到,到了鹰峰却没人接应,转战史仓里又被围困;赵三禄同样没想到,他们偶然遇到了运输物资的车队,穿过公路后居然没再被敌人追击。对60军来说,马坪里是兵家必争之地,肯定有重兵把守,而鹰峰和史仓里地势险峻,敌人难免会有疏漏。

胡景义等人历经激战,赵三禄等人则机智地利用公路,在突围行动中,很难断定哪条路径绝对正确。因此,无法断言从马坪里突围就一定比经过鹰峰和史仓里更为安全。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

Powered by 皇冠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